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列表>>资讯详细
资讯类容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来源于环球网)

发布日期:2016-04-29 09:12:44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何绍仁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应到166人,出席14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会议以147票赞成、1票反对、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以143票赞成、1票反对、4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事项。

[何绍仁]:本场新闻发布会是关于新通过的法律和决议的专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四位嘉宾出席。他们是: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先生。刘部长负责回答与“七五”普法决议有关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先生、法工委社会法室巡视员郭林茂先生、公安部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郝云宏先生。他们三位共同回答大家提出的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有关的问题。

[何绍仁]:参照之前的做法,本场新闻发布会没有专门安排翻译,请大家用汉语普通话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代表的媒体名称,提问尽量简洁,原则上每人只提一个问题。下面,请大家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想问一下刚刚通过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我们发现跟二审稿相比有很大的修改,为什么?另外修改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谢谢。

[张勇]:的确,刚刚通过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与此前公布的法律草案二审稿作了比较大的修改,我在这里想说,这些修改不仅仅是法律条款、条文的改动,其实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立法机关制定这部法律所遵循的立法原则和所要达到的立法目的。

[张勇]:首先在立法的过程中,贯彻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听取各界意见。大家都知道,法律草案二审稿是在2015年4月公布的,到今天通过这部法律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很多场座谈会,这其中也包括专门去听取了在华活动的很多境外的非政府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张勇]:比如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处、美国能源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英国国际救助儿童会北京代表处,还有德国工商大会、英国英中贸易协会等等。在我们听取意见的过程中,不少的境外非政府组织表示,希望中国能有一部法律明确他们在中国的法律地位,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部法律给他们在招聘人员、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保障。

[张勇]:从立法的内容看,就是要努力的做到科学立法,务实开放,为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与一年前的二审稿相比,大家可以看到,法律条文从原来的九章67条修改成现在的七章54条,内容上也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包括很多重要的制度性修改。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4月25日媒体对草案的重要修改内容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在这里我就不再具体介绍。

[张勇]:这部法律同时对有关机关的工作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要求登记管理机关要抓紧制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的活动领域和项目目录,要公布业务主管单位的名录,要在网站上公布如何申请代表机构以及开展临时活动备案的程序。这些都是法律的要求,法律还要求有关机关对境外非政府组织要提供政策咨询和活动指导,年检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等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给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合法有序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张勇]:第三,在法律的实施方面,努力加强规范引导,注重实际效果。法律预留了十分充分的实施准备期。大家都会看到,这部法律的实施日期是2017年1月1日,距今还有8个多月。之所以规定实施的准备期,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众多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了解、熟悉这部法律的内容,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也促使负责这部法律实施的有关机关,包括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这段时间把相关的具体实施细则制定得更加细致周全,同时也需要培训相关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更好的熟悉相关的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确保这部法律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实施效果。谢谢大家。

[金融时报记者]:关于这部法律,外国媒体主要是关心国外融资的来源到国内的NGO,我想问一下,公安机构如果看国外的钱,例如中国的这些NGO,能不能详细地讲讲你们在担心什么?谢谢。

[郝云宏]: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发布会,也很高兴能够回答有关的问题。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对资金的监督管理作了有关的规定,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主要是通过资助国内的社会组织来开展项目活动、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个方面我们不是担心什么问题。中国政府是欢迎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开展交流与合作。应该说,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发展,在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环保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也有资金和经验,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公益事业的发展这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是持欢迎的态度。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也有极少数的境外非政府组织通过资金的渠道和方法,从事一些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其他违法犯罪的事情,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包括对违法活动的处理,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法制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七五”普法的问题。我们注意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是整个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这次“七五”普法把领导干部也作为一个重点对象。想请问,在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守法方面将会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谢谢。

[刘振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高度重视。“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刚刚通过的“七五”普法决议案明确把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对象。为了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落实,日前经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对于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在学法上,明确要求要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完善日常学法制度,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书记作为学法用法第一责任人,带头讲法治课。同时要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对于学法计划的执行情况要定期检查、抽查,制定学法考勤制度,制定学法情况通报制度等。要求把宪法和法律列为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和其他一些培训机构的必修课,必须保证学习的课时和质量。

[刘振宇]:在用法方面,要求坚持必须严格依法决策,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办事,法律授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如果你这个单位研究一些重大的事项,必须经过合法性审查,就是说这个重大决策的权限、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程序必须在决策之前进行合法性审查,如果没有经过合法性审查或者是经过审查不合法的,绝对不应该提交决策。要求各级政府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要求党政机关和各人民团体普遍建立公职律师制度,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公司律师制度,这就有利于保证领导机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企业领导者依法经营。同时建立重大决策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刘振宇]:为了使这些措施得到落实,要求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年终考核的时候要进行述法,就是你学法用法的情况,是不是依法办事的情况要进行述职、述法,把法律的观念、法律的素质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德才情况的一个重要考核内容。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建立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和法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把它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参考。为了使上述这些措施得到落实,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和人社部各司其职,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指导、督察,检查落实情况。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的问题也跟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有关。这部法律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境外的关注,也有一些担忧,我的问题是中国制定这部法律的目的是什么?制定这部法律是否意味着中国会收紧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活动的政策?谢谢。

[张勇]: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其实大家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华开展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今天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万家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应当说,绝大多数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为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交往、合作,为推动中国这几十年改革开放事业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有益的贡献。中国对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华开展友好的交流、交往、合作一直抱着积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想也毋庸讳言,的确有极少数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企图或者已经做过了危害中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事情。所以说,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这是中国推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位记者朋友问的这个问题很好,我可以在这里讲,我相信这部法律的制定,一定能够使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的活动更加顺利、更加有序的开展,境外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权益一定会在这部法律的规范引导之下得到更加充分、更加有力的保障。谢谢。

[法国新闻社记者]:我想问公安部的领导,对于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担忧,损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煽动分裂国家活动,这些概念比较模糊,从来没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定义。你说过已经有个别国外的NGO在中国从事损害中国利益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