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类容
【两会】上海“两会”的律师声音(来源于上海市律协)
1月24日,上海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现场咨询。各委办局、相关单位在市委党校现场设点,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
记者:吕委员,上海一直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创新。您在听了杨雄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对过去一年上海的法治建设作出什么样的评价?
吕红兵: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海法治政府建设亮点频频。从我本人的工作经历来看,例如市政府在处置2014 年“12.·31外滩踩踏事件”中,依法、公开、规范、专业,事件调查组聘请的专家组就包含2名律师和1名法学专家。
再如,市政府在立法工作中,依据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充分注重民主协商,我作为市政协委员就多次参与市政府相关规章的制定工作,提出多项修改建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杨雄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及的“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专门聘请7名律师和5名专家担任兼职法律顾问,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记者:杨雄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很大篇幅阐述了上海的“十三五”规划,在法治方面,您有什么期待呢?
吕红兵: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环境,给上海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在“十三五”时期,上海要“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基本内涵之一就是“法治完善”,即“依法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而如何“完善”,如何衡量“基本建成”,如何算作“走在全国前列”,都应有顶层设计,更应有落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