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打防并重有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今年止付冻结逾百亿涉案资金(来源于法制网)

制图/孟绍群
□法制网记者 蔡长春 法制网见习记者 董凡超
“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冒充公检法”……近年来,各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层出不穷,严重威胁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安全,由此引发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
对此,全国公安机关果断亮剑屡出重拳。《法制日报》记者今天采访多地公安机关了解到,2017年以来,各地通过不断升级打击力度、创新打击手法、加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建设等多项举措,打防并重有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破案近8万起打击震慑有力
7月24日,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公安局接到辖区居民韩先生报警称,当日上午10时许,其接到一名自称该县消防中队长的人打来的电话,被对方以硬化路面、购买帐篷为由,骗走现金15万元。
案发后,新河县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摸清线索后,前往河南、山东、甘肃等地开展工作,先后抓获郑某、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经审讯,4人对冒充新河消防中队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也在加快升级。
针对假冒熟人类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广东茂名警方今年提出“针对协外案件全链条打击、一站式服务”的工作理念,重新定位协外工作,优化警力配置,创新工作模式,旨在借全国之力共同打击电白输出型犯罪。
茂名市公安局直属侦查一大队大队长赖劲介绍说,新的办案模式下,所有来办案的单位统一进行一次登记备案,避免多头登记、多头衔接;在协外工作中开展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简化各类手续、提供最全面资源等,以此优化协作配合加大打击治理合力。
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快速落地、迅速抓捕……短短一个月,在茂名市公安机关的有力协助下,湖北专案组近日迅速将冒充熟人诈骗的多名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
茂名市公安局副局长龙木兴告诉记者,3月23日,广东省开展了“飓风2017”专项打击行动,茂名警方出动1428名警力,在茂名本地、湖南郴州、贵州兴义等多地同时行动,打掉3个特大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集团,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60名,捣毁窝点23个。
实际上,邢台、茂名等地警方的努力只是一个小小的注脚。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8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4.7万名,同比分别上升55.2%、50.77%。
境内打击成果累累,境外战场频频告捷。
今年7月,浙江、广东、河南等14省市公安机关联合侦办“3·13”网络兼职刷单诈骗专案,抓获“3·13”专案上下游犯罪嫌疑人2085名,打掉涉案短信推广公司45家,涉案点卡平台8个,核破全国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案件上万起,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
通过不懈努力,全国公安机关先后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成有力打击与震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3.7万起,同比下降6.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量明显下降。
止付冻结百余亿挽损力度大
9月18日,江苏某公司财务人员汤某报警称,犯罪嫌疑人盗取该公司老总QQ号后,以合同有问题要退款为由,骗取其转账58万元。
接到报警后,江苏常州反诈骗中心第一时间对涉案账号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最终在多个嫌疑账户中冻结涉案资金60余万元,其中就包含受害人被骗的58万元。
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王亚民告诉记者,常州反诈中心于2016年9月30日正式挂牌运行,办公地点就设在刑警支队,实行24小时专人、专线值班实战化运转,以当事人、110接警员、中心接警席三方通话的方式,实时掌握案件线索,及时对涉案银行账户进行处置。
王亚民说,反诈中心根据资金流向采取紧急措施,尽可能减少处置时间,尽最大努力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今年以来已冻结群众被骗资金3300余万元。
破获案件抓捕嫌疑人打击犯罪很重要,为群众守好“钱袋子”,及时挽回损失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相继建起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牢牢抓住电信网络诈骗渠道和获得赃款渠道两个关键环节,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止付挽损。
2016年3月16日,天津成立反诈中心,截至目前,共封停涉案银行账号4353个,止付金额已突破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