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列表>>资讯详细
资讯类容

无人面馆机被喊停不是终结或是开始 行业标准或出台(来源于新闻晨报)

发布日期:2017-11-06 14:04:48

如果你的办公楼楼下,出现了一台“无人面馆”机器,45秒钟便能做出一碗热腾腾的汤面,还只卖9.9元,你会去那里解决午饭么?

最近,3台“卤豆移动面馆机”悄然出现在申城街头,因其便捷、优惠的特点,每天都能吸引到大量白领和行人尝鲜,但这碗“无人面馆”制作过程中是否卫生?这也吸引了沪上媒体的注意。然而,由于涉嫌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擅自开展经营活动,这三台机器被市食药监管部门叫停。目前,企业正积极准备材料,向监管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在取得相关许可后开展经营。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主的新一轮经济浪潮的到来,使得新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无人售货的新业态逐步形成新的零售模式,从最初“可口可乐”、“三得利”推出的自动售卖预包装食品,到如今自动制作售卖食品,设备种类越来越繁多,作为广大市民既需要智能化给我们带来的生活便利,更希望食品安全有保障,如何做好精细化管理,这给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无人面馆”被暂时叫停

在这三台机器被叫停前,在桂林路附近上班的刘小姐曾多次进行消费。据她介绍,买面时,先从“酸汤肥牛面偏辣”“豚骨拉面不辣”两种口味中二选一,然后进行手机扫码支付,随后机器就进入面条制作的45秒倒计时。当倒计时结束,取面窗口缓缓下降,就能从里面端走面了。此外,机器还提供筷子和打包袋,方便顾客带走。

记者了解到,该移动面馆机里面只能存40份面条,开卖期间生意不错,每天得补货两到三次。

不过,和想象中这台机器是在内部将生面条做熟,甚至被网友调侃“里面藏了个煮面师傅”不同,移动面馆机的加工原理本质上是“冲泡面条”——顾客下单后,先利用机器内部的蒸汽棒将冷冻面条迅速解冻,再通过注水口将滚烫的开水灌入汤面内,快速加热至高温,整个过程全自动。而无人面馆机的“主人”,注册在虹口区的上海噜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也拥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允许其在虹口的经营场所从事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

目前,暂时停售的移动面馆机上张贴告示,其中提到“待经上海市场管理部门正式批准备案后,卤豆机器人会在近期内择日正式营业。”

安全底线成最大担忧

记者了解到,早在“无人面馆机”在媒体热议前,食药监部门对于无人售卖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已经探索出具有行业特点的食品许可和监管新举措,从而更好体现鼓励创新,审慎监管的理念,落实“放管服”的改革要求。

目前,该企业正积极准备申报材料。据悉,企业的部分检测报告目前尚未形成,还有一些检测结果没有出来,“一份动态的、周期性的检测报告是审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现有的清洗频次能否满足到24小时的清洁卫生效果以及企业食品卫生保障措施等。”

记者从上海食药监局了解到,这种汤面加工模式,如果控制好原料关、物流关、储存关,制作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坚持对“无人面馆”机器进行定期消毒和维保,那么,食品安全风险是可控的。待企业备齐所有申请材料后,有关部门将尽快组织专家,对“无人面馆”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论证,如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点,企业还需进行整改。

“对于这类创新的食品自动售卖设备,我们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但前提是不能违法违规,且其有充分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食药监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近年来,本着鼓励扶持创新创业、新兴行业的精神,上海监管部门已开始对各种新生的食品自动售卖机进行审查评估和专业指导,截至目前已对五个种类的机器核发了“自动售货、现制现售类”许可。

近年来,随着我国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放管服”的政策创新全面推进,透明、便利、公平的整体创业创新环境正在普遍形成,鼓励创新、审慎监管的理念日益成为共识。有经济专家表示,上海“无人面馆”被暂时叫停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案例。

记者了解到,等现制现售类食品自动售卖机种类更加丰富,积累更多的评审经验后,上海有望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给新业态再加一把“安全锁”。

橙汁机曾经历改造升级

如今,上海各地铁站、商场等场所的智能现榨橙汁机已经很常见,不少市民也有了路过买一杯的习惯。但在面世之初,和无人面馆一样,智能现榨橙汁机也面临着超范围经营的问题。

“天使之橙”创始人兼CEO 周祺还记得几年前曲折的获证经历。2013年,“天使之橙”的前身“五个橙子”向市场投放,到2014年4月在全国已有约1100台机器。由于是无人机器加工售卖食品,涉及限制现售引发争议。当时,市食药监局组织了专家论证会,对机器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审查,提出了非常多的意见。

“本来橙子的存储区是框式堆压的,但这样内部橙子的情况就看不见,可能冷气也无法顺利传递到全部橙子,一旦内部橙子有腐烂情况也看不见。整改的意见就是参照食品厂一样分区,存储区内橙子要整齐排列、可视化。食品区,则要求把与橙子、橙汁直接接触的管路、刀头、挤压装置等工具每天全部拆除运回中央工厂清洗,且对中央工厂的水池、洗涤剂、紫光杀菌、独立包装等均提出要求。”此外,还对出汁口、包装区隔离以及飞溅区的擦拭方法等提出建议。为了监督工作人员对机器的维护服务情况,淘汰机械钥匙,换可以记录服务信息的IC卡;机器温度不能工作人员手调,全部物联网控制,后台实时显示温度……

针对这些要求,当时投放全国的所有机器全部暂停运作,重新给出一整套机器的设计和运营方案,并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改造。“机器的改造费用为5000万元,千台机器停售的间接损失约2000万元。”不过,在周祺看来,这样的改造是值得的。自2015年“天使之橙”经升级后投放市场,至今在全国已有约4000台机器,而在三年时间内,几乎没有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在上海更是实现“零投诉”。

周祺表示,在他看来,上海的食品安全要求是全国最高也是最专业的,所有细分领域定义也最清晰。“比如无人售卖机的现制现售标准,有些地区无法提出当地的标准,我们就通过上海的标准向其他省份输出,使得当地经营合法化。现在苏州、南京等城市都采取了上海的标准。上海对于新兴业态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批尝试,也推动了整个行业标准的发展。”

[专家观点]